食衛局已就自願醫保計劃擬定出最新嘅建議,並即將就具體內容再次諮詢市民意見。保險業界近日再次就醫保問題與食衞局開會,局方表示不會修改建議嘅內容,只係肯將保險業界部份嘅觀點,寫埋入諮詢文件之中。保險業界始終認為,政府建議嘅內容存有好多問題,喺現階段業界難以接受。
食衞局同業界明顯有好多分歧,而我哋更加認為,佢嘅方案有不少明顯嘅問題,佢哋嘅解釋亦唔說服唔到業界接受。第一,由於政府提出嘅標準保單,保障範圍比現時市場上一般保單更廣更深,所以標準保單嘅保費一定比現時市場上嘅貴,政府聘請嘅顧問就認為保費會上升一成,但業界質疑一成嘅真確及可信性,並要求政府交待計算嘅方法,但顧問嘅精算有不少假設,況且每間公司營運成本不同,市場價格亦涉及好多因素,根本唔可能事前準確計算得到,而且單從成本嘅角度去睇,保障範圍加廣加深,一成嘅加幅亦好難令人信服。
老實講,我哋嘅擔心絕對唔係杞人憂天,因為當計劃推出市場後,如果保費加幅超過一成,市民就會以為保險公司坐地加價,根本唔會理會係咪顧問計錯數,最後就由保險業界食死貓。所以,唔搞清有關嘅問題,我哋好難接受。
第二,喺管理高風險池嘅運作上,將行政成本訂為12.5%,包括營運成本及佣金,業界認為不切實際,因為喺目前市場競爭下嘅醫保產品,行政開支及佣金加埋要15%至30%不等。業界認為,食衛局用低行政成本估算高風險池開支,目的係爭取市民認同,但就無理保險公司係咪可以做得到。所以,業界對呢項行政成本嘅水平,亦不能接受,希望政府可以依據實際情況,再同業界去商討。
第三,醫保計劃能否成功,其中一個重要因素,就係有無足夠嘅私家醫院病床,目前不時都有病人投訴,唔容易預約到病床,私家醫院做手術都要排隊,呢一點亦令私營醫療收費上升。目前,全港私家醫院病床共約有四千張,政府計劃喺未來五六年間增加四至五成,即最多增加二千張,但全港只有六千張病私家病床係咪足以應付發展? 係咪足以分流到公營醫院嘅人流? 實在好成疑問。事實上,上屆政府預留四塊土地興建私家醫院,目前只批出一幅,另一幅更已交還給政府起樓,令人覺得政府無誠意去發展私營醫療,繼續任由市民湧去公營醫院求診。
事實上,政府提出全新嘅醫保方案,最大嘅問題就係設立標準保單制度,以後市民購買醫保,一定要先買標準保單,有需要可以加買更大保障嘅醫保產品,但再無保障較低嘅廉價保單俾市民選擇,實際上係扼殺咗原本多元化發展嘅私營醫保市場。同時,政府將舊醫保方案好多精華嘅地方攞走,令到新方案失去原有嘅吸引力,例如唔再促使私家醫院推出套餐式收費,而原本預留500億元為計劃設立高風險池、提供新投保者折扣優惠及資助醫保戶口儲蓄等措施,而家都不再提,目前只有扣稅作誘因,其餘嘅優惠都已取消,而家預算呢方面開支預算減到少於50億,減少九成,可以講呢個計劃已經無咗九成吸引力。
結果,保險業界唔支持,而市民又無興趣,最後一定連立法會都說服唔到,咁嘅計劃仲有乜嘢意義? 希望食衛局三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