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」《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》預算案二讀」之發言

主席:

1)今次嘅財政預算案,係陳茂波司長第一份預算案,司長只有一兩月嘅準備時間,相信當時預算案嘅大框架早已定調,司長只能夠做一啲方向性嘅微調,或者提出一部份新建議,但即使如此,同過往嘅預算案比較,我見到有唔少新嘅亮點,感覺係穩健之中尋求積極嘅發展,並無看守政府嘅心態。

2)我哋最常聽到對預算案嘅批評,話政府錄得900億巨額盈餘,但只係肯派糖300幾億,仲要比去年少一成。我認為呢個批評完全唔合理,我哋唔應該因為錢多咗而要派多啲糖,咁樣只係為派而派,我哋派糖嘅原則,係應該睇有無實際需要,有需要就應洗則洗。大家應該記得,舊年公佈預算案時,香港經濟仲係烏雲密佈,無論零售、外貿、旅遊及金融地產市道,都充滿恐慌情緒,所以當時有需要維持一定嘅派糖水平。不過,舊年自從英國通過脫歐,以至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,市道已經逐步回穩,目前本港經濟已較舊年穩定,實在無必要維持舊年嘅派糖水平,而家嘅水平,正好反映咗經濟嘅趨勢。

3)但係國際經濟環境仍然陰晴不定,目前唔能夠排除會再出現經濟動盪嘅情況,所以而家政府有錢應該儲起佢,一旦風暴再現,就應該立即推出新一輪紓解民困嘅措施,而我亦希望政府真係做好準備,特別係針對基層及中小企,可以提出切實嘅紓困措施。

4)同時,有人批評,預算案唔理民生及社會嘅發展,我不同意。預算案已經配合咗施政報案嘅規劃,預留咗600億元,準備用於社會及安老開支,包括300億用於安老扶貧、200億用於體育發展、及100億用於創新科技發展,當中有好多係政府經常性開支,即係一洗開頭,以後每年都要繼續洗落去,開支係相當龐大。呢啲建議都係用於本港有需要嘅層面上,係有針對性,絕對比亂派糖好。當然,我都認為,民生政策上唔係所有問題都照顧到,例如對N無人士嘅幫助似乎並不足夠,所以我希望政府,如果再推出紓困措施時,必須考慮為N無人士伸出援手。

5)今次預算案如果同過去嘅比較,的確有一啲新亮點。近年嘅預算案大多數以穩健及守成為主,今次預算案多咗一啲前瞻性及主動性。過去嘅預算案好少論述政府嘅理財原則,就算有,都只係簡單講下「積極不干預」、「大市場小政府」、及「量入為出」等原則,基本上都係比較空泛。今次預算案中,司長提出公共財政嘅目標,第一,政府必須適度有為。第二,政府必須目光遠大,為香港的未來持續投資。第三,政府必須善用財政資源,讓各階層市民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。

6)呢三項公共財政嘅目標,我認為相當正確,正好針對目前香港嘅困境,而預算案亦作出清楚、具體嘅解釋。目前,香港經濟產業結構不平衡,而且越來越嚴重,只靠金融、服務及地產業,但呢幾個支柱,都面對不同嘅困難,咁嘅情況,等如將所有雞蛋放入同一個籃到,如果金融地產一出事,整個香港都出事。所以,過去政府大市場小政府嘅政策,已經唔符合時代嘅發展,我哋係需要政府適度有為,而且要目光遠大,為香港未來持續投資。政府近年銳意發展嘅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,事實上,創科局成立左之後能統籌呢方面嘅發展,成為香港經濟嘅新引擎。所以,我係支持呢啲公共財政嘅目標,並希望喺呢啲指引下,可以幫助香港走出目前嘅困境。

7)預算案另一個亮點,就係提出成立稅務政策組,全面檢討稅制,當中有兩個方向,第一,研究用稅務措施,促進產業發展,務求使香港維持競爭力,第二,研究擴闊稅基,以增加政府收入。事實上,本港稅制已經沿用幾十年,優點係簡易低稅率,但亦有嚴重嘅缺點,包括稅基狹窄、發揮唔到財富再分配嘅功用等等,所以本港要迎接新經濟世代,必須改革目前嘅稅制。事實上,有好多國家早以香港為對手,稅率水平貼近香港,去吸引外國投資,而且做得好成功,例如我哋主要嘅競爭對手新加坡,更在稅務優惠外,再增加多項優惠及資助公司。香港呢方面落後於國際形勢,已經令到我哋嘅國際競爭力下跌,我哋應該急起直追。

8)我過去多次提倡發展總部經濟,就係透過稅務同財政優惠,去吸引國際大企業來港設立地區總部,除咗可以吸引外資,仲可以為青年人開創具國際視野嘅優質工作。好可惜,政府冇大動作,香港嘅競爭力不斷下跌,根據統計處統計,去年共有22間國際企業嘅駐港地區總部及45間地區辦事處,撤出香港或降格成普通辦事處。過去數年,駐港地區辦事處由2012年嘅2516間,逐步下跌到2016年嘅2352間,情況已經去到令人憂慮嘅地步。所以,政府必須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,由特首領導,用各種國內及新加坡行之有效的方法,去挽留及吸引外資來港。主席,我哋不但搞唔成地區總部,反而出現外資撤走嘅情況,呢個情況值得我哋各位議員思考,呢幾年我哋掛住內部鬥爭,人哋就不斷撬我哋牆腳,之前不斷有研究指香港競爭力下跌,當時好多人都係唔相信,而家外資用行動去證明畀大家睇,希望大家都反思一下,究竟香港係唔係仲要頹落去?係唔係仲要反對發展?係唔係大啲既工程都叫大白象去抺黑佢呢?係唔係仲要故步自封,閉關自守呢?咁做又對唔對得住年青人?對得住香港人?

9)財政司司長嘅任期只剩幾個月,佢無利用今次嘅機會,大事派糖去博取掌聲,去爭取民望,只係按實際情況同佢嘅公共財政理念制定預算,實在值得贊賞。我希望,無論下一任財政司司長係邊個,都可以繼續推動稅制改革,並且繼續採用呢啲公共財政原則。財政司當時宣佈左按揭證券公司研究公共年金計劃,但不足兩個月,按揭證券公司已公布初步方案,甚受市場歡迎,迅速落實惠民方案,充分反映財政司辦事能力。

10)另外,我想講下保險業界關注嘅問題。自願醫保計劃嘅討論已經橫跨咗兩屆政府,而家終於可望喺明年正式推出,政府正研究稅務扣減相關細節,保險業界表示歡迎,並且會盡力配合。自願醫保在2005年開始研究,當時有兩大改革對象,第一係優化醫療保險,2012年提出12項建議,而家落實左10項。另一個改革對象係私營醫療制度,可惜到今日都係寸步難行,包括原本想做嘅DRG,症候族群,簡單嚟講即係每個手術都根據涉及嘅成本,包括醫生手術時間,手術室,護士,藥物,儀器及其他費用,計算一個數值做賠償依據,基本上係手術成本越高,賠償越高,咁做可以令到保險賠償能夠根據醫療成本作相應賠償,而唔係好似而家咁,醫療收費海鮮價,睇你買保險最高賠償額去收費。呢啲誇大左嘅手術費同巡房收費,同埋好多無住院需要嘅索償,已經令到醫療保險成本高速上升,今年不少保單加價將會超過百分之十,我認真提醒政府同醫療界,如果唔肯的起心肝去做醫療改革,我相信幾年內醫療保險會貴到好多人都買唔起,到時大家只能疊埋心水,做好準備,有事只能返公家醫院啦。醫療界如果冇勇氣去正視呢個問題,唔同保險界去解決呢個問題,或者採取保護主義不溝通態度,而只係一味指責保險界,只會係殺雞取卵,造成政府、醫療界、保險界同市民四輸局面。

11)另一項保險業界高度關注嘅問題,係保監獨立嘅進展情況。保監局預計於今年第二季全面接手保監處嘅工作。政府提供嘅資料顯示,保監局而家聘請咗180名員工,當中有超過80人來自現時保監處,我相信憑佢哋豐富嘅經驗,會令過渡安排更加順利。目前,業界關注係監管工作嘅落實情況,喺制定法例時,政府承諾會盡快提供實務守則及相關指引,喺保障消費者嘅同時,亦令業界有例可依,避免保險從業員誤墜法網。我再次重申,政府必須一一落實立法時所作嘅承諾,並盡早同業界進行磋商。

12)此外,我都十分關注到保險業嘅人才培訓問題。保險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喺去年下半年正式展開,目前已初見成效,截至今年2月底,已超過600人接受培訓課程,希望政府繼續鼓勵更多人參加,以協助保險業長遠發展。同時,先導計劃完成後,我希望政府能將計劃延續落去,為保險業繼續培養足夠人才。

13)最後,我想講下青年人嘅問題。今年財政預算案中,針對青年人嘅政策都有唔少,包括有唔少人關心嘅搞電子競技。目前,有唔少地方搞動電子競技,等喜歡打機嘅後生仔,都可以透過打機打出前途,而且都搞得好成功。而家香港嘗試去走呢條路,我覺得呢個都係一個亮點,政府嘅思維一向比較保守,而家肯嘗試搞電子競技,可以講係一種進步,希望今次嘅建議能夠成功,同時希望政府日後能繼續用新嘅思維,去推動社會發展。另外,我留意到,政府預留資源畀教育局,推出中學生職業導引課程,我覺得係一件好事。在現實中,唔係個個學生都讀得到書,夾硬要佢哋喺傳統學校讀書,不但浪費時間,而且可能會打擊咗佢哋嘅自信心,政府而家投放多啲資源,等佢哋了解人生有好多唔同嘅路,可以考慮學下一技之長,絕對係一件好事。

我謹此陳詞

社交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