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任財委會主席 力促民生撥款順利審議
本人16-17年度續任財委會主席,今年度的情況比往年更為惡劣,僅僅通過29項撥款,涉款731億元,遠少於去年批出88項涉及1200多億元撥款的撥款,目前積壓了大量撥款項目仍未能審議。審議進度極為緩慢,主要是有近4成時間用於處理37A臨時動議、休會或中止項目議案、議員提規程問題、處理行為不檢的問題、及辯論縮短表決鐘的時間。結果,今年一個項目平均需要約4.2小時審議,去年則只需約2小時。在財委會最後一日會議上,雖然最後都通過5項建議共涉款逾123億元,包括教育局提出的36億元新資源撥款,但中九龍幹線主要工程、東涌新市鎮擴展撥款及公務員薪酬調整等項目撥款申請,卻無法趕及審議,須延至10月復會再審議。
刪減拉布程序以增加質詢政府時間
為了解決財委會審議進度過慢的問題,我倡議數項修改,包括: 取消或只准提一項37A臨時動議、取消縮短表決鐘時間的辯論環節、取消動議休會議案等等。我認為,省回的時間可用於質詢政府,實際是加強了監察政府申請撥款的功能,特別是有議員經常認為提問時間不足夠,所以增加審議時間,刪減不必的程序,才是正路的做法。另外,財委會再次審議已獲小組委員會通過的項目亦不斷增加,按慣例,經財委會屬下的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和工務小組委員會審議並通過,通常都無須財委會再次審議,而直接付諸表決,但現在有8至9成項目均需財委會重新審議,有議員認為應重新考慮小組委員會的角色問題。稍後,將會召開特別財委會討論上述的建議。
發展創新科技為青年人創造機會
本港經濟產業結構嚴重傾斜,極度依賴金融、專業服務等支柱產業,新興產業發展乏力,致使年青人無上進機會。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未來十年創新科技的發展,將會為人類的經濟及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,世界各地均努力推動相關發展,香港起步遲發展慢,財委會要到2015年才通過成立創新及科技局,實在遠遠落後於國際大形勢。我一直認為香港應盡快推動創新科技發展,我先後在立法會上及會見行政長官時,要求政府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,放棄被動式的招商手法,效法新加坡主動出擊,去爭取世界各地的公司來港投資,甚至應爭取國內大型的創科企業,吸引他們來港投資。
爭取小巴加座位締造5贏方案
立法會6月終於通過法案,容許小巴增加3個座位。我一直關注小巴問題,早於兩年前已向政府高層遊說,准許小巴增加座位,以締造5贏局面,包括市民贏、政府贏、小巴司機贏、業界贏及環境贏,當時政府表示會認真考慮,及至今年正式得到立法會通過。
挽回外資信心發展總部經濟
要推動經濟發展,發展總部經濟是一個有效辦法,所以我過去一直爭取政府推動。不過,很可惜,香港的競爭力有下跌趨勢,據統計,去年共有22間國際企業的駐港地區總部及45間地區辦事處,撤出香港或降格成普通辦事處。而且,過去數年,駐港地區辦事處亦出現逐步下跌的情況,本港不但未能發展總部經濟,而且還出現國際企業撤出的情況,令人感到憂慮。我已向行政長官提出要求,亦曾在立法會內提出質詢,希望政府能夠認真去研究問題的根源,並盡快提出方法,例如引入稅務優惠的方法,去挽留及吸引外資來港。
關注工業意外促請政府加重刑責
今年上半年發生多宗致命的工業意外,令人擔心類似的慘劇會不斷重演。近年,經過勞工處的努力,致命的意外有下降的趨勢,但今年初突然有回升跡象,令人擔心工地對安全措施有所鬆懈,工人生命至為重要,我在立法會上提出質詢,促請政府設法遏止意外發生,並研究提高須對工業意外負責的僱主的罰則。政府回應時表示,勞工處會與律政司檢討職安健法例涉及罰則的相關條文,並會在有需要時作出修訂,以進一步加強刑罰的阻嚇力。
監察東江水質支持優質供水
本港食水主要來自東江,東江水質能否維持高水平,實在至關重要。今年四月,我參加立法會的考察團,參觀東江流域的供水設施,了解實際情況,聽取負責人員匯報,據報水質達到最高水平,東江的環境情況亦令人滿意。負責人指出,他們投入鉅額資源去維護水質,同時亦禁止東江沿岸的土地發展。其後,我在立法會辯論東江水問題時指出,支持政府繼續用「統包總額」的方式購買東江水,以換取內地能繼續穩定地提供優質的食水,同時亦要求政府在商討新的供水協議時,能夠爭取更優惠的價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