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席,香港虐兒的情況有惡化的趨勢,除了有院舍發生集體虐兒案外,近年甚至發生兩三宗虐待致死的個案事實上,根據社署的資料,今年第一季共錄得370多宗虐兒個案,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5%,當中有170宗涉及身體傷害。目前的情況絕對不可以接受,政府必須採取果斷措施,我們必須“救救孩子”!
感謝田北辰議員提出今天的議案,原議案及修正案分別提出多項建議,包括強制舉報機制、改善福利機構服務措施等,今天各位議員都說了很多,我大都支持,由於時間所限,我不會詳述。我想談談虐兒的根源問題,根據資料顯示,有約60%的個案施虐者是家長,這些是已經舉報的個案,在現實社會中,家長虐兒的個案一定比想象中多。老實說,福利機構出現的虐兒個案,某程度上是管理疏忽,較容易處理,但家庭虐兒則涉及很多倫理的問題,比較難處理,需要我們加倍關注。
現實社會中,工作及生活壓力越來越大,家庭和諧程度越來越差,而且離婚率亦不斷飆升,家長往往積壓很多不同的壓力,如果不懂得處理,就容易將情緒發泄在兒童身上。另一方面,有研究指出,家長教育子女的方式,很多時都是沿用上一代父母的模式,上一代普遍使用體罰,迷信“棒下出孝兒”,而香港保護兒童的意識亦較為薄弱,所以不少家長會沿用體罰方法教育下一代,所以虐兒變成世代相傳,這些情況在基層家庭更加常見。
有人說,做父母應該先去“考番個牌”,雖然這是開玩笑,但我深信家長教育是有必要性的。現實中,家長往往只是看到結果,看見子女不聽話、不吃飯、坐不定、亂發脾氣,就認定子女“百厭”,行為反叛,一氣之下就會體罰,久而久之變成慣性的虐待。但是,家長其實 曾否深 探子女 的 “百 厭 ”行為成因是甚麼?其實他們的行為十分複雜,特別是基層家庭,他們不理解子女行為的根源可能是心理及生理上的問題。
所以,我相信,如果能夠認真教導家長正確的家庭觀念,以及了解子女問題的方法,灌輸保護兒童的信息,扭轉體罰的錯誤思想,同時教導家長處理好自己的情緒,才是正確的方法。當然,政府要提供足夠的支援及配套服務,包括提供對兒童的評估及諮詢服務,協助家長對症下藥,做好管教子女的責任。
另外,學校及教師亦都應該負起更多責任,因為除了家長外,兒童接觸最多就是老師。所以,教育局應該為教師提供全面的培訓,讓教師有能力辨別及處理好虐兒問題,亦鼓勵老師更多關注學生的狀況,以便及早發現虐待的個案。另外,我贊同成立強制舉報虐兒機制,目前學校對於是否舉報,可能覺得“左右做人難”,現時成立強制機制,學校可以放心交給有經驗的人士跟進。不過,政府必須有足夠的配套及指引,包括有專人去緊急處理個案,否則舉報機制亦沒有太大意義。多謝主席。